momo 於雙11檔期將圖書折扣低至 66 折進行促銷,在出版社、獨立書店燒起一片大火,諸多已在momo平台上之出版社因而揚言(或已經)退出momo。
數位轉型的現代,企業主跟電商主往往在選擇到數位平台銷售產品時,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到底要自己架設官網,或者是到平台上架銷售?,自有官網 vs 平台上架這二者間的差異在什麼地方,企業主/電商主該怎麼做出最好的選擇呢?
自有官網 vs 平台上架,該架設品牌官網和還是在電商平台上架?
品牌官網和購物平台兩者的比較和差異點如下:
自有官網
可自行請IT工程團隊或是廠商進行架設開發,客製化和自主性程度高,所有權自有,可以完全掌握數據和資訊流,但維護成本較高。通常產品本身較有獨特或獨佔性,知名度較高的品牌會直接選擇經營官網,兼顧銷售和品牌推廣的目的。
現今也有許多快速開店平台(例如國內: 91APP、Shopline;國外: Shoipfy、Magento等),系統框架已由商建立完成,串上金流物流資訊以及美編圖檔產品上架即可開始銷售,大幅節省傳統IT開發所需的成本,標榜電商經營者只要懂產品和市場,技術和開發就交給開店平台負責。目前全球也有許多大品牌使用這樣的服務,為了可以支援跨國的資料分析和管理。
電商平台
可再細分為B2C (企業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和C2C(指個人對個人的交易)兩種模式:
- B2C平台:以品牌方或是大的白牌賣家為主要經營者,國內比較大的電商平台如 MOMO, PChome、博客來、Pinkoi;國外則有 Amazon, Zarola, Etsy、天貓等,只要帳號通過申請後就可進行產品上架。
- C2C平台:自有小型賣家為主,國內主要平台有: 蝦皮、露天拍賣;國外則有 ebay、淘寶等。
在電商購物平台上架不需考慮網站維運和導流量的部分,主要的費用來自於平台的開辦費、年費、交易服務費、活動贊助金、站內廣告行銷費用和倉儲費用等。此外,各個平台本身的主要客群和主力產品不太相同,例如PCHome主打3C類別,Momo女性保養品和彩妝品項齊全,Pinkoi是文青感和設計小物,博客來則是書店和其他文創品項,電商主可依據自己的目標客群優先選擇較強勢的購物平台進行上架。

了解 自有官網 vs 平台上架 的基本差異後,兩者主要的優缺點在哪裡呢?
自有官網
優點除了可以客製化界面符合需求,建立品牌形象外,還有一個重要優勢是擁有訪客的數位足跡,對於經營會員並做後續的行銷規劃以及個人化的推薦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缺點在於初期架設的成本將對偏高,且需要一定程度的行銷成本去進行各種數位操作吸引來客。一般來說自營官網在初期不會有穩定的流量來源,除了付費廣告以外,經營社群媒體或是和其他商家品牌談異業合作增加曝光都是需要一起考慮的方向。
電商平台
不需自建平台即可輕鬆上架,不需考慮前期技術層面以及資安問題,且通常可以直接配合平台現有的金流和物流服務,相對來說節省時間。但在平台上架主要的缺點在於無法擁有訪客資料,需要與平台上同質性的產品競爭爭取版位,通常在平台上進行搜尋的消費者最在意的是價格以及配送快速與否,哪邊便宜哪邊去的模式相對來說也很難建立品牌並養成忠誠顧客。
身為電商經營者的你,該如何選擇你的下一步? 先考量以下幾個關鍵重點:
1. 是否想經營自己的會員?
網路上許多大型服飾電商,如OB嚴選、東京著衣、PAZZO⋯⋯等,早期都是發跡於YAHOO拍賣等電商平台。當業績愈來愈好後,有些店家就會希望針對消費者做資料蒐集與分類,透過經營會員制度提高營收。但一般來說,現有的電商平台不會讓店家拿到這些寶貴的會員資料,導致經營有成的網購商家陸續架設自己的品牌官方網站。總之,若是想擁有會員資料,官方網站會比現有電商平台來得有利。
2. 目前企業主要的發展方向在哪裡? 最急需的功能是什麼?
一個購物網站想要衝刺營收,通常需要不定期舉辦活動刺激買氣,常見有送購物金折價券、買千折百、滿額免運或送贈品等。然而,即便是選擇在電商平台(例如momo、PChome、東森購物等)上架,或找專門協助架設獨立電商網站的公司做網站,仍有可能沒辦法依照我們想要的活動案型來設定,因為這牽涉到他們既有的開發功能,若是有額外需求,可能得另外支付龐大的客製化費用,而且可運用的活動類型多寡也會產生費用上的差異。因此,在成本與成效的評估下,建議大家思考「目前最需要用到的功能是什麼?」
3. 如何獲得來客? 店家流量來源在哪裡?
開一間店很容易,但要客人上門並產生交易就沒那麼簡單。現有的電商平台開店,猶如在百貨公司設櫃,百貨為了營運收入,會主動幫商家招攬客人進門,商家即使什麼事都沒做,也會有顧客路過看見你的商品。
當然,並不是在電商平台開店後就可一帆風順,店家要先了解每個平台的會員屬性,並隨時注意平台的流量變化 ─平台流量變小,就會影響店家生意。這就如同在百貨公司設櫃,要懂得觀察這家百貨的客人流量變化,以及消費族群是否有符合自身品牌的需求。
至於自己架設獨立的官方購物網站,思考面向就不一樣了。一般來說,自設網站在初期不會有穩定的流量來源, 該如何招攬客人?幾個方式參考:
- (1)是否付費買廣告增加曝光度?
- (2)是否在社群網站上開個官方帳號經營客群?
- (3)是否尋找其他商家談合作增加曝光⋯⋯等。
再次提醒:這些都需要事先想清楚並且事先規劃喔!
4. 編列的預算費用夠不夠?
如果你決定要自己架設官方網站,除了本來就會產生的人事費用外,最明顯會增加的是行銷廣告的相關費用。但如果依賴現有的電商平台,只要跟著電商購物平台活動走, 基本的曝光與人流都不成問題!
建立自有官網並同時購物平台上架也會是某些業主採取的方式,在進行規劃的時候,最重要的還是先確立經營目的,訂定短、中、長期的任務和目標,並配合商品屬性和目標客群,在不同的通路上搭配不同的經營和產品策略,才能夠事半功倍,掌握虛擬通路的優勢創造更大商機。
參考資料:
- How To Sell Online: Own ECommerce Website Vs Third Party Marketplace
- https://i-verve.com/blog/how-to-sell-online-own-website-vs-marketplace
- https://blog.shopline.tw/why-offical-website-brand/
- 平台開店還是自架官網? 先回答4個問題再決定
- https://www.tesa.cc/posts_context/80
- Marketplaces vs Own Ecommerce Website, which one is better?
- https://www.shopaccino.com/blog/marketplaces-vs-own-ecommerce-website-which-one-is-better
- 台灣6大電商平台比較分析
- https://jerrywangtc.blog/2020/07/18/ecommerce-platform/
- 淘寶台灣關站,業者:電商大多有 C2C 平台估不影響
- https://technews.tw/2020/10/16/taobao-taiwan-e-commerce-c2c/
- 為什麼在電商平台上的賣家最終都會成立品牌官網?品牌塑造是關鍵
- https://blog.shopline.tw/why-offical-website-brand/
0 comments on “自有官網 vs 平台上架?企業主/電商主的必考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