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策略 eCommence 數位科技與行銷 | DIGITAL 數位行銷 Marketing

物流供應鏈,疫情後的電商發展關鍵

因應科技和數位發展種種變化產生許多感觸,當大家談到電商經營時,較少聊到卻無比重要的物流這塊。在疫情的影響下,科技發展和物流供應鏈又該如何轉型,有機會再創新零售的高峰?

人人都說,2020年當大部份產業都因為疫情而陷入沉寂時,電商卻不受影響甚至迎來產業盛世。但真是這樣嗎?

今年12月有個台灣創意週的活動將舉辦,裡面討論了許多跟品牌行銷相關的科技創新以及趨勢,其中有一個就會是跟電子商務相關的主題,而其中一部名為「零售之死」的影片,討論了傳統零售業的數位轉型以及疫情之下的變化。

身為數位與電商圈的一員,看完後對科技數位發展的種種變化產生許多感觸,所以也花了點力氣了解了物流與供應鏈的的相關近況。也分享談到電商經營時,大家較少聊到卻無比重要的物流這塊。以及在疫情的影響下,科技發展物流供應鏈該如何轉型? 如何有機會再創新零售的高峰。

  1. 物流,隱身幕後卻最佔成本。
  2. 物流業和供應鏈因應數位發展的轉型 
  3. 疫情後,如何再創新零售高峰
  4. 小結

物流,隱身幕後卻最佔成本。

組成零售的四個要素:原料採購+產品生產+行銷與銷售+物流撿貨與遞送。

各項服務中,最後一步的物流常常被視為最昂貴部分,常佔據電商成本的近三成。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在2020年7月的調查發現,在常見的貨運公司中,營運成本中,運費就佔據所有支出成本的41%並且持續成長。

烽火漫天的台灣電商物流產業 未來流通研究所

另外,在疫情期間需多物料因為海運空運的運量減少,導致運輸成本增加也大量的壓縮了電商產業的利潤。而且這還是比較理想的情況,有更多缺乏原物料的廠商會面臨即使客人的線上購物的需求增加,因為供應鏈的斷鏈,而無法順利製作或是銷售產品。

物流業和供應鏈因應數位發展的轉型 

傳統供應鏈最原始的形式「我有產品,銷售給你」,在鄰近區域提供你生活中需要的產品的銷售模式,早在疫情前就在數位科技發展之下產生改變。傳統零售業大量生產卻有無法有效銷售的情況下,導致龐大的庫存壓力,也提高了成本並造成浪費。

相對來說,使用數位工具直接面對消費者,依據消費者實際需求來生產核心產品的品牌則有更好的獲利空間。

品牌直接對消費者銷售(D2C)的模式在消費者更加習慣線上購物後同步加速發展。在數位科技的協助下,了解消費者實際需求,以生產一兩款明星產品解決消費者的痛點,不依賴傳統商店或是中間商,並直接送貨上門讓整體消費者體驗更加完整。

例如 Casper 就是個很好的例子。Casper 不花力氣製造很多不同款的床墊,而是根據大數據的資料,專一生產一款最完美的床墊。讓消費者不需要花力氣挑選,就能夠睡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好眠床墊。

訂閱制則是另一個有效回購並創造收益的經營模式,越來越多日用品牌開始推出訂閱功能,依據消費者可能用完衛生紙或是咖啡粉的時間,自動出貨。這樣更精準預測消費者的需求,從而降低生產以及庫存管理的成本。

國外的Amazon則是一個當代最顯而易見的,將市場與物流結合並執行的很成功的例子。主推各種自有品牌的優勢從了解消費者的數位足跡開始。每天數以百萬計的網站瀏覽資料,商品銷售和評價數據持續累積,消費者會在什麼時間點什麼價格區間購買哪些類別商品,成為其推出熱銷高利潤產品的利器。

除了有強大的線上銷售平台,他們也有實際的物流和倉儲服務(Fulfillment by Amazon, FBA ),從倉儲管理、包裝到送貨服務一手包辦,讓賣家只需要專注在銷售上;若你是有使用FBA的賣家,不僅可以獲得Amazon平台上的推薦 (例如Amazon Prime會員的Best choice)以及基本的滿額免運,在其他平台(Shopify)建置的官網上亦可使用,還可以配送到全球,因此能縮短消費者從線上下單到實際收到產品的購物流程,以簡單的購物體驗鼓勵消費者大量採購。

而國內來說,兩大電商平台PChome和Momo也都積極強化物流這塊,自建倉儲和車隊跟時間賽跑,為的就是更快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上,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疫情後,如何再創新零售高峰

疫情之下導致遠距生活方式的形成,當人們無法群聚無法出門,物流除了運輸一般貨品,運輸生鮮和食物等需求也大增。

疫情的情況下,人力的缺口則會是影響供應鏈很重要的因素。未來的供應鏈發展很重要的功課就是保持彈性和靈活度,從採購生產到銷售物流的階段都要有很好的監控工具,以利因應突然變化的市場快速進行調整。

比如,沒有好的監控工具,可能業務接單接得太多,就會導致生產部門來不及生產,進而影響出貨的時間與客人的信賴度。

如果司機送貨時,能夠有AI技術判斷送貨路途的天氣和道路狀況,就能提供司機最佳路線建議,這都是節省物流成本的良好方式。

日本CBcloud的PickGo軟體,也是透過數位科技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很實際的案例。這家公司在2013年成立,初衷是提供小型包裹配送與送貨司機媒合的平台。但今年度因應疫情,更擴大的營業項目。現在除了一般店家收貨取貨送貨等需求,還多了幫消費者到藥局、大賣場或是餐廳代購代送的功能,儼然發展出了一種新生活型態。

小結

電商在這次疫情中的逆勢崛起,源於消費者希望減少接觸陌生人與環境的機會。但疫情卻也同時增加了消費者的不安感,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實際感受商品,沒有辦法有銷售人員在旁的解說,所以物流配送變成消費者唯一可以直接接觸到實品的過程,因此在顧客滿意度調查中,也變成了決定性的關鍵。

所以如何在創造消費者需求與維持供應鏈中,取得巧妙的平衡並維持顧客滿意度,也將成為電商產業需要思考的新課題。當品牌能夠找到你的目標消費者,用他們需要的產品或服務接觸吸引,並成功的以便利的方式遞送到顧客手上,才是創造獲利的不二法門。

關於台灣創意週 Taiwan Creativity Week

時間 :12/18- 20 | 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

活動網站:http://www.creativityweek.org/

資料來源

  1. 親愛的PChome:其實momo購物網早已和你走在不一樣的路上了!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0117/pchome-momo
  2. PChome自己養黑貓 新物流大戰開打,關鍵「最後一哩路」換人?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8084?template=transformers
  3. 烽火漫天的台灣電商物流產業 https://www.mirai.com.tw/2020-taiwan-ec-logistics-competition-map/
  4. 數位轉型(DX)正悄悄改變物流業營運型態https://www.materialsnet.com.tw/DocView.aspx?id=45337

關於 LYDIA

LYDIA 在數位圈打滾了8年,從數位行銷跟社群經營起家,延伸到線上電商產業與使用者經驗設計與研究的日常。擅長品牌成效數據分析、使用者經驗流程優化,以及CRM及分群分眾的投放策略規劃。 對這變化萬千的數位領域深深著迷,並把每天攝取的數位新知轉化為文字與Podcast,期待對自己與更多數位人才人有所幫助。

0 comments on “物流供應鏈,疫情後的電商發展關鍵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