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購物季即將到來,各家品牌也都紛紛開始推出預購會。從每年雙11結束,對消費著來說不是告一個段落,反而是線上購物盛宴的開始。緊結著而來的黑色星期五感恩節購物季跟雙十二購物節,熟悉線上購物的消費者無不摩拳擦掌期待著年底的到來。
但到了年底,又真的是告一段落了嗎?
不知不覺間,在品牌或平台有意無意的加持下,在台灣電商世界似乎變得月月是購物節。從2015蝦皮進軍台灣後帶進在中國已經十分成熟的雙11(1111)購物季,各種線上促銷的互動變得豐富而多元了起來。現在除了雙11,從3月的女王節、5月母親節、618購物、88父親節、99購物節、還有雙12(1212)。
越來越密集的電商節慶,對於電商經營者來說情緒壓力是緊繃的,數位人才面對最直接的問題就是我是否也該投入心力?投入心力後我可否得到等值的收穫與回饋?
本篇文章會針對下面幾個議題去做討論:
- 電商購物節,消費者的消費狀況與金額分析
- 消費者最有感的線上電商促銷方式
- 電商經營者的應對方式

電商購物節,消費者的消費狀況與金額分析
到底電商購物節對消費者是否有影響力?根據資策會的資料可以發現,從雙十一電商購物節進入台灣之後,活動的影響對消費者逐年增加。調查中,表示自己常參加電商購物節的消費者已高達了近7成,比起百貨公司的周年慶的參與度高出了近3倍的人次。
這些曾經參與過電商購物節的消費者的消費狀況又是怎麼樣呢?從資策會的數據看來:
在眾多購物節中,有8成以上消費者一年參與的電商購物節少於三個,以雙11最多人參與,達81.5%,其次為99購物節(37.5%)、雙12(36.1%)、618(21.9%),且計畫性購物比例有上升趨勢,已超越衝動性購物達到6成。
這也回扣到雙11線上購物節,電商品牌佈局操作攻略!所提到的,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期待這些節日的到來,並且如以往百貨公司週年慶會提早做功課一樣,消費者開始會規劃自己的預算應該如何在這些檔期做運用,可以把口袋裡的錢極大化獲,買到最想要的商品。
購物的花費方面:
曾於電商購物節進行購物的網友,一年在電商購物節的平均花費為15,073元,有63.5%年花費在1萬元內,而超過5萬元的高消費力族群占7%;會在雙11購物的族群,其年消費比整體高出1,000元左右,達16,034元。
單價上看起來,因為是在折扣季節購物,所以客單價事實上大多座落在一萬元以內。但另外可以思考的點是,大部分的高端品牌並不會在這個區間跟著下殺折扣,所以實際上消費者購入的品項是否都還是以民生必需品或是快銷品為主?
消費者最有感的線上電商促銷方式
電商品牌到了電商購物節時,就開始絞盡腦汁思考要提供什麼折扣策略給消費者,讓消費者可以立刻毫不猶豫的付款。根據調查,台灣消費者不論在任何的購物優惠或是電商購物節中,最有感的電商促銷策略為:
- 免運(59.7%)
- 折價券(40%)
- 限時商品優惠(31.7%)
- 購物金贈送(29.9%)
- 行動/電子支付優惠(26.8%)
可以看出免運費的促銷手段依然還是台灣消費者心中的第一名,消費者也會有預期心理認為在電商購物節中品牌就是因該要提供免運費的服務。而其他四項則都與現金的實際回饋方式有關,越快回饋到消費者身上的方式則越受歡迎。電商品牌則可以思考,在立刻轉單與回購間該如何取得一個平衡才是最有利於電商品牌後續經營的方式。

電商購物節,電商經營者的應對方式?
電商品牌是否加入電商購物節的戰局?
回顧前面的資料我們可以發現,習慣網路購物的電商消費者開始被訓練得有意識的去做購買,所以在各種電商購物節中品牌就可以思考,究竟是不是該投入這個戰場?因為這些節日通常消費者會準備好預算購買喜歡的品牌,品牌不需要額外花力氣或資源宣傳引導消費者進站,但反之如果本身就是品牌的忠實支持者,在這個購物節我們是否反而只是挪移了消費者本來就會購物的時間點?
電商購物節,是否每個檔期都該加入?
目前電商購物節分為:既有節日的送禮與電商造節。既有節日例如:情人節、母親節、聖誕節,這些商人在過去已經合理化買東西的日子,只是現在移到線上電商平台。而電商造節則類似:雙11, 3月女王節、618購物、99購物節、還有雙12(1212)。
根據前面資料,如果公司有打算加入電商購物節的戰場,可以考慮從最多流量跟聲量最大的雙11(81.5%)、99購物節(37.5%)、雙12(36.1%)開始下手。其次,根據品牌調性選擇時機點加入。例如母嬰用品選擇在女王節或母親節加入電商戰場,就會比618購物節有更強大的連結力。
此外可以注意的是,雖然電商購物節在這幾年變得越來越受關注,但是調查發現大部分的成交收益還是座落在電商品台,品牌網站的收益還是相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但不論如何,如果公司已經準備好加入電商購物節的戰局,就需要好好思考跟消費者互動時間、策略、價格的要素,才有機會在電商購物節的廝殺中找到一個高階接觸率以及低成本的電商經營策略。
0 comments on “電商什麼時候變得月月過節?電商經營者的應對策略分析。”